1956年,从上海黄浦江口驶出了一艘开往成都的小船。船上,原交通大学电讯工程系的师生将在遥远的天府之国,与兄弟院校的无线电相关专业师生,共同创建新中国第一所无线电大学。由此,也拉开了电子科技大学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序幕。
如今,作为电子信息领域唯一的“985工程”高校,电子科技大学将于今年9月迎来建校60周年。
在国家的“双一流”建设中,电子科技大学将如何布局?面对国家呼吁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的号召,电子科技大学将如何筹划?带着这些问题,《中国科学报》记者专访了电子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言荣。
谈“双一流”:
真论文的本质是鼓励“真科研”
作为电子信息领域的“排头兵”,电子科技大学有着自己的突出特色。但在论文发表方面,却也稍显“吃亏”。这一点,无疑会使其在传统的国家科技评价机制中居于不利位置。
“由于学科的原因,从论文发表的角度来说,我校的确不占优势。但在我看来,如何对高校进行科技评价,或者高校管理者如何对教授进行评价,最关键的不是看论文数量,而应该看下面的这三点。”李言荣口中的“三点”,就是看发表的论文是不是真正具有学术价值、看是否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特别是国防)、看是否推动当地经济与行业发展。
“发表论文不能光看数量,更要看论文是不是有真正的价值,是不是高被引论文,是否能起到引领学术前沿的作用,不能为了发论文而发论文。”李言荣表示,真论文的本质其实就是鼓励学者做“真科研”。
此外,育人也是高校的重要职能,因此学校乃至教授也应该注重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总之,评价高校也好,教授也好,我们都应该用全面的指标来衡量,而不是仅仅用论文这一个简单的维度来衡量。”李言荣说。
2015年底,国务院正式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这预示着,未来30余年的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由此有了新的蓝图。
对于“双一流”建设,李言荣也有着自己的看法。
在他看来,国家提出“双一流”建设,是希望国内高校能够无限接近甚至达到国外顶尖大学的标准,一般大学都强调学校的专业设置、学科布局,但实际上,“双一流”最应当强调的是,看这些大学是不是为国家培养了一流的人才,看这些大学培养的人才是否为国家作出了一流贡献。
“从大趋势来看,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崛起,中国未来的GDP将可能超越美国。在数十年的和平发展过程中,中国必然会有一些大学接近甚至达到国际一流高校的标准。”李言荣认为,真正需要注意的是,“双一流”的建设中,我们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评价标准,而一定要坚持突出自身的特色,要强调大学对于本国发展的贡献度。
那么,在工程技术和自然科学领域,国内高校最有可能在哪个领域达到国际一流呢?对此,李言荣认为前者比较容易取得重大突破。
李言荣认为,自然科学的目标是要发现已有的科学规律。换言之,这些规律本来就是存在的,只是要发现它却非常难,需要正确、缜密的方式和方法。如万有引力本来就是存在的,但是人类发现它的过程却很艰辛。他说,人类建设重大工程时所采用的很多技术都是完全原创的,这些技术在自然界并不存在,其中蕴含了人类的巨大智慧。
“对中国而言,向来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传统,而国内的重大工程建设也是如火如荼,因此,中国高校最有可能在工程技术领域达到甚至超越世界一流水平。”李言荣说。
谈“双创”:
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教育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府工作报告认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近两年来,在社会各界大力倡导下,大学生创业的热情也在不断高涨。
李言荣指出,根据相关数据统计,绝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生存周期在3年左右,创业艰难可见一斑。大学生往往在自己的专业方面有一定优势,但创业成功者最需要的其实是跨界的整合能力,对专业性要求反而没那么高。“创业需要考虑银行融资、团队协调等诸多方面,如果没有这种整合能力,大学生创业最终只能成为背景。”
“但这并不代表着我不鼓励大学生创业。作为学校,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创新能力,助力他们的创新创业。”李言荣表示,创新对每一个学生都很重要,但创业的局限却相对更多。以电子科技大学为例,目前有53%的毕业生会继续深造,47%的学生选择创业或者工作。因此,学校需要为这47%的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创业素质教育。
那么,电子科技大学如何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教育呢?
“创业者需要拥有全面的素质。电子信息的专业知识很重要,但在创业的过程中,文史哲、经管法这方面的知识也非常关键。”李言荣说,因此学校会注重为所有学生提供文史哲等方面的教学和熏陶,同时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学分制形式纳入各学科、各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开设《大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培养》《创新创业基础》《企业经营决策模拟》等创新创业课程10余门,将创新教育融入到课程体系。
其次,电子科技大学还在学校周边搭建了规模化的创业孵化器,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创业导师和办公场地。“学校毕竟是以基础研究为主的基地,但创业活动也不能远离校园。我们的孵化器就在学校周边,方便创业者们边走边聊,激发灵感。”李言荣介绍,学校在探索“1+1+1”创新创业育成模式,增强大学生创业可持续性,提高创新含金量。这种模式,鼓励青年学生和青年教师以核心技术为支撑,改变自上而下的高校科研组织方式,让三人以上的学生团队经过前期的碰撞、交流提出创新思想,再让青年导师加入团队进行引导,最后引入国家级科技平台或科研大团队的软硬件资源作为支撑,“让大学生创业者的成功率,能够稍微高一点”。
谈成果转化:
“成果的价值认定是最大问题”
5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旨在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依靠科技创新支撑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方案》指出,要在“十三五”期间,推动一批短中期见效、有力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显著提高。
“大家都知道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性,也都知道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一直以来都不是那么令人满意。高校乃至科研机构的很多科研成果,往往在经过专家评审后,都没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李言荣表示,科技成果转化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科技成果只能“躺在书桌上,搁在抽屉中”呢?
李言荣认为,科技成果的价值认定才是科技成果转化难的最大问题,“是所有问题的源头”。不解决这个问题,科研成果的转化之路就难以畅通。
“无论是高校教师还是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其科技成果一般会被国家认定是职务发明。那么,转化时怎么评价合适呢?高了低了都不行,评价低了,有关部门会认为你是让国有资产流失;评价高了,企业不愿意干,转化困难。”李言荣说,此时,如果一些科研人员特别想将成果转化出去,很多时候就只能自己悄悄干,而这就会导致很多问题。“要破解这一弊端,很多时候需要当地政府出面担责。”
在采访中,李言荣坦言,针对目前存在的科技成果转换难的问题,他们正在探索一种新的模式,旨在为科研人员搭建中间保护区。“具体来说,就是学校在大学科技园建立学科性的产业公司,每个教授可以来和产业公司谈条件,让成果浮出水面,创立自己的子公司,让他们的科技成果先转化出去,其中的风险先由学校来承担。”
其次,电子科技大学也在大力推动“一校一带”行动计划,以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具体而言,就是在新校区及周边形成以“互联网+”为核心,集教育实训、孵化转化、加速发展三大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带,帮助当地企业转型升级,以此形成新型的“互联网+”产业集群高地。
“虽然现在科技成果的转化还存在很多障碍,但从全世界发展趋势来看,要想实现创新驱动,必须让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实现科技与经济的完美结合。我坚信我们最终会走到那一步。”李言荣说。
来源: 中国科学报作者: 彭科峰 陈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