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网络上有两个与高校学子相关的热词,一个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是对国内学子的担忧;一个是“常青藤的小绵羊”,这是耶鲁某教师对国外名校学生的批评。差异的词汇背后,是相同的思考。本期让我们关注——
培养“高情感”的大学生
一个持续讨论的话题
自大学产生以来,在特定的社会转型时期,都会有人从多方面反思大学的人才培养。2012年,耶鲁大学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William Deresiewicz)写了一篇《精英教育的劣势》(The Disadvantage of an Elite Education)的文章;2014年,德雷谢维奇教授又出版了《优秀的绵羊》(Excellent Sheep: The Miseducation of the American Elite and the Way to a Meaningful Life ,2015年,北京九州出版社)一书,该著作一经问世,就迅速引起了美国社会的广泛讨论。因为作者提出了一个似乎令人难以接受的判断,作者认为:“当前的美国精英教育已经陷入了误区,这套系统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都聪明,有天分,斗志昂扬,但同时又充满焦虑、胆小怕事,对未来一片茫然,极度缺乏目标感,他们被包裹在一个巨大的特权泡泡里,所有人都在老实巴交地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进。他们非常擅于解决手头的问题,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解决这些问题。”
读罢该书,不由令人想起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讲的一段话:“我们的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大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当时这段话在国内引发热议。近期,我国有不少学者将钱理群教授提及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与德雷谢维奇在书中提及的“常青藤的绵羊”联系在一起讨论,或产生共鸣,或存有分歧,或支持,或反对,将该话题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实际上,在大学培养人的问题上,关于此类的反思乃至“批判”很多,例如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60多年前所讲的“半面人”。1948年,梁思成先生在清华大学作了一次题为“半个人的时代”的讲座,对大学的人才培养提出了质疑。当时,梁先生是从大学文理分家导致人的片面化谈起的,他提倡教育要走出“半个人的时代”。梁先生的观察,以及20世纪50年代英国学者C·P·斯诺言及的“两个集团”等论述,都是中外学者对大学人才培养的反思与“批判”。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不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这在中外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是一个被持续讨论的话题,类似的表述也非常多。
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大学生
爱因斯坦曾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具备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时至今日,大学中出现“驯服的绵羊”“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如何培养“高情感的”大学生,仍是世界各国大学面临的难题。1995年3月,日本的奥姆真理教成员在东京地铁站投放“沙林”毒气,造成5000多人受伤,15人死亡,震惊了世界。后来警方调查,在奥姆真理教成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成员是大学生。在科学技术十分发达的今天,反科学、反社会的活动在世界范围内也没有熄灭。也正是因为这种情况,世界未来学家托夫勒·奈斯比特等人提出:“高科技时代需要高情感的人。”
我们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之所以会引起人们这么大的兴趣与热议,无外乎大家对当下大学人才培养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与矛盾有质疑,长期积压在人们心中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担忧与不满,在遇到这样一个话题之后得到了一个释放。但是,仅仅一味地观望、呼吁或是抱怨,都是远远不够的,在对待该问题上,要理性分析背后的深层原因,并需要对我们当下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进行一个清晰的、符合时代需求以及符合人才培养规律的认识和界定。
如果将“驯服的绵羊”“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理解为世故老道、善于利用体制谋一己私利而将自己置身于国家命运与人类幸福之外,那么显然这样的人是不完整的,是缺乏基本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怀的。不得不承认,当下由于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浮躁以及大学内部存在的各种庸俗化现象,使得一些学生急功近利,缺乏自身理想和目标,导致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了所谓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但我认为,“驯服的绵羊”“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并不是大学生中的主流,尽管如此,我们对此现象仍然需要多加关注,在学生的价值观上积极引导,坚持立德树人,不仅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操守,而且还要培养其社会担当和责任意识。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重新界定人才培养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在人们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进行抨击的同时,还有一些人作为回应而呼唤大学的另一种“回归”,即开始憧憬象牙塔式的中世纪大学,向往纽曼的绅士大学,怀念洪堡的柏林大学,仰慕蔡元培主政时期的北京大学以及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合大学,进而生发出一种对大学的念旧情怀。但是事实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已经冲破了理想中古典大学的边界,高等教育的地位、作用、功能以及高等教育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如美国学者弗莱克斯纳在牛津大学演讲时所说:“大学像其他如社会、政府、慈善等人类组织一样,处于特定时代的社会结构之中而不是之外。大学不是孤立的事物,不是老古董,不会将各种新事物拒之门外;相反,它是时代的表现,是对现在和未来都会产生影响的一种力量”。今日人们在面对高等教育中产生的问题时怀念过往,殊不知,理想中的古典大学已经是落日余晖,今天的大学已很难再回到古典大学时代。
在我国高等教育早已突破精英化,并正在从大众化迈向普及化的今天,我们需要重新对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认识和界定。今天,我们的大学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关于这个问题,或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当代大学至少应该培养具备以下素养的人才:具有高尚道德操守的人才,具有社会担当和责任的人才,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才以及具有跨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